去年包養網超5000萬人提取住房公積金,人均提取約3萬元——
住房公積金,大家都咋花?
不久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佈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包養網比較19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住房公積金制度惠及職工數量持續增長,全年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14881.38萬人,提取人數5648.56萬人,提取額16281.78億元,人均約3萬元。
隨著「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日益深入人心,人們對住房公積金的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住房公積金提取、使用時有哪些新動向? 圍繞相關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付房租”增長快,“還貸”佔大頭
在城市中,滿足住房需求的途徑,主要是買房、租房兩種。 《報告》顯示,2019年,住房公積金貸款和提取人數占實繳職工人數接近40%。 在租房方面,住房公積金支援1013.82萬人為住房租賃提取937.83億元,支持人數比上年增長32.28%。
孟鮮在上海一家知名的公關公司工作,為了上班方便,她選擇在離公司不遠的地方租房居住。 孟鮮告訴記者,由於公司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屬於城市的中心地帶,所以附近的房租都非常昂貴。 自己每個月的工資中,房租佔到了很大比重,住房公積金對於支撐租房顯得非常重要。
“現在,我每月公積金大概2000多元,基本是按照租賃提取的方式提取的。 住房公積金系統上登記一次提取資訊就會一直自動續取,每隔3個月發放一次提取的公積金,用起來很方便。 “孟鮮說。
與孟鮮類似,曲丞從北京大學畢業後曾輾轉多個城市,如今在杭州一家互聯網企業工作。 曲丞表示,自己還很年輕,並不想跟某個特定的城市或地域綁定,因此選擇租房居住。 這樣一來,換工作甚至換個城市生活就會更加容易。
“我的住房公積金主要還是用於租房。 現在,我1個月的住房公積金可以支付1間單身公寓的房租。 “曲丞對本報記者說,公積金能有多少,主要取決於基礎收入和公司給員工繳納的比例。 在杭州,自己的住房公積金一年可以提取一次。
除了租房用途增長明顯之外,「買房還貸」依然是住房公積金使用的“大頭”。 《報告》顯示,2019年共發放個人住房貸款286.04萬筆、提取人數5648.56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3.25%、8.72%。 與此同時,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比同期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基準利率低1.65—2個百分點,平均每筆貸款可節約利息支出9.13萬元。
“結婚後,我在北京買了房。 現在,每個月3000多元的公積金我會一個季度提取一次,主要用來還房貸。 在北京一家銀行工作的張景瑜說,對自己來說,如果住房公積金高一些,自己還貸壓力就會小一些,因此希望住房公積金能夠穩步提高。
繳存有差距,訴求各不同
儘管住房公積金在支援居住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不過依然有相當一批人對自己的住房公積金“不感冒”。 《報告》顯示,2019年住房公積金提取人數占實繳職工人數的37.96%,雖然提取額比上年增長10.46%,但提取率卻比上年減少1.34個百分點。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住房公積金長期“置之不理”,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早已通過購買自住房解決了居住問題,二是所在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度較低,導致“存在感不強”。
重慶姑娘譚莉從事教育工作,幾年前在當地買了房子,負債並不多。 “因為我已經買了房,還貸壓力也不大,所以不太關注住房公積金的變化。 作為正常職工收入的一部分,我倒是希望住房公積金的繳存與否由職工自己決定,這樣可以更便捷、更自由地轉化成到手工資,靈活支配。 “譚莉說。
“我每個月住房公積金大概就幾百塊錢。 所以買房、租房這種大事想不起來用這筆錢。 工作好幾年了,我的住房公積金也一直沒動過,怎麼提取也沒專門去研究。 “在天津一家物流企業工作的盧楠談及住房公積金時說,自己現在生活比較穩定,更希望住房公積金能夠以工資或其他收入包養網價格等形式直接發到手上,這樣獲得感更強。
有的用於租房,有的用於還貸,有的希望繳存標準提高,有的希望變成到手工資…… 不同用途、不同訴求,應該如何看待?
“近兩年住房公積金年度繳存額以每年約12%的增速持續增長,城鎮私營企業、其他城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等非公有制經濟職工繳存和新開戶的比例逐步提升,這是一個積極現象。 這一方面得益於政府不斷提升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擴大住房公積金覆蓋範圍,另一方面也源於一些企業通過適度提升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度來吸引優秀人才。 “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許小樂進一步指出,目前大量年輕人、新市民在住房方面還存在較大壓力,而住房公積金的支援力度還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革完善。
助力保民生,仍需更完善
今年5月,《中包養網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
在實踐中,各地也紛紛積極回應,讓住房公積金發揮更大的保民生功效。 例如,黑龍江哈爾濱市提高住房公積金支付公共租賃住房租金提取額度; 廣西玉林市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支付房租壓力較大的租房職工,住房公積金由原來每年提取一次調整為可逐月提取; 山東濰坊市提出,符合租賃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條件的承租人及其配偶,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自主確定提取方式……
“目前住房公積金可以有效説明我緩解一部分的房租壓力。 因此,我個人支持國家不斷完善和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孟鮮表示,儘管直接取消住房公積金可以減輕企業的壓力,從而間接釋放更多活力,但無論買房還是租房,在大城市打拚的年輕人終歸需要一個比較體面的居住環境。 未來,住房政策需要進行更多調節,探索出兼顧各方合理訴求的住房公積金制度。
許小樂表示,疫情對不少企業和職工收入帶來了影響,多地為緩解職工租金支付壓力,相繼出臺了上調職工租房公積金提取額度細化政策,合理提高租房提取額度。 隨著政策加大對公積金租房的支持,職工使用公積金支付房租的意識不斷提升,預計2020年公積金租房提取人數及額度將進一步增長。
對於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改革方向,許小樂認為主要應重視兩點,一是擴大公積金的提取用途,二是探索建立靈活自願的繳存制度,讓公積金的好處惠及新市民。 “比如,進一步探索擴大公積金提取用於支付房租的比重,同時將既有住宅更新改造納入公積金提取用途,允許市民提取公積金包養用於支付增設電梯、改善居住條件。”
多位業內人士建議,未來住房公積金應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特別是推動跨省跨市異地貸款和支取的便利化,加強城市之間的互融互通,實現“賬隨人走,錢隨帳走”,讓住房公積金制度發揮更高效的民生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