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華西亞高山包養網排名植物園,園丁們準備移栽杜鵑樹苗,研究人員王飛(右二)在查看附著在杜鵑根系上的土壤(4月17日攝)。
在龍門山脈深處的成都市都江堰龍池國家森林公園裡,有一處佔地620多畝的植物園。 每到春天,104種杜鵑花次第盛包養開,慕名而來的人們徜徉其間,為之讚歎、流連忘返。
這個植物園就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華西亞高山植物園,也被稱為中國杜鵑園,是我國唯一一個以杜鵑花保育與研究為核心目標的植物園,現已收集保存了活植物2000多種,其中野生杜鵑420餘種包養。
杜鵑花全屬共有1000餘種,我國有近600種,大多分佈在西南、華南地區,作為重要的園林造園樹種之一,被稱為“從海邊開到雲端的花朵”。
杜鵑花是美麗的,但紮根在深山中的日子卻是單調的。 植物園地處青藏高原東部的「華西雨屏帶」腹地,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僅10攝氏度左右,常年雲霧繚繞、濕度很大。 深山裡手機沒有信號,相伴的只有水流和鳥鳴聲。 在這樣的環境里,植物園的工作者常年堅持不懈開展研究探索。 植物園成立至今30多年來,他們堅持野外杜鵑花標本與種子採集。 一次次翻山越嶺、一次次悉心監測、一次次整裝再出發,累計採集、鑒定並館藏杜鵑屬植物標本多達5000餘份。 “人不負青山,包養網青山定不負人”。 近些年,華西亞高山植物園的植物包養網研究工作者主持編寫了多本公開出版的書籍,把杜鵑花圖文並茂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增進人們對杜鵑花和自然界的認知。 在華西亞高山植物園工作了20多年的老主任庄平說,“人的認知總是有限的,所以要向自然學習,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對自然心懷敬畏、尊重生命,我們現在干的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