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仙草」

仙草(學名:Platostoma palustre),粵語又稱涼粉草,潮汕地區俗稱草粿草,又名仙人草、薪草、小花涼粉草等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為藥食兩用植物,是燒仙草(又名涼粉)的原材料,原產於東亞,環境適應力很強。

仙草名稱首見於中國藥植圖鑑,在「職方典」稱之為仙人草。又稱為田草、洗草、仙草凍、仙草乾、仙草舅,泰雅人稱Supurekku,排灣族稱Ryarikan,英文名稱為Mesona或Chinese mesona。

 

你們知道嗎「仙草」這個名稱是怎麼得來的嗎?其實,這是源自於三個傳說喔!

第一個傳說

由於少量仙草乾莖葉加水熬煮後,其濾汁加入少量澱粉就能變成大量仙草凍,古人認為這種草具有由少變多的特異功能,只有仙人才能享有,因此推斷這種草應是仙人特別恩賜人們,所以將它稱為「仙草」。

第二個傳說

在古代交通不便,出入均靠雙腿,天熱趕路容易重暑生病,有些善心人士將這種具有特殊香味的草類植物,曬乾熬煮成茶,施予中暑之路人飲用後,身體很快復原,這些路人認為這種具有神效的草應是仙人所賜予,因此將這些能治病的草稱為「仙草」。

第三個傳說

鄭成功來到台灣,為了驅逐荷蘭人帥軍北上。傳說某日行軍到偏遠村落,因大部分士兵中暑而無法前行,鄭成功隨即採取在田埂上青草煎熬,並讓土兵飲服,神奇地士兵體力很快恢復後繼續行軍。眾人認為這種具有神效的草應是仙人所賜予,因此將這種藥草稱為「仙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